白芨作为中草药材中的宠物 ,近年来 ,出现白芨资源减少 ,白芨成为稀缺药品 ,这是为什么呢 ?
一 、白芨属野生三类小品种 。近年来资源严重不足 ,部分地区几近枯竭 ,市场供应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山区大力发展果林经济 ,开垦大面积积荒山坡地 ,使白芨分布地锐减 。而在高价的刺激下 ,人们大量采挖 ,使生长周期长的白芨资源更是捉襟见肘 ,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产量下降 ,药材的个头小的多 ,大的少 ,采挖的地方也越来越远 ,所以野生资源濒临枯竭 。云南是白芨的主产地 ,过去该资源较多 ,药农只挖大的 ,饱满的 ,随着资源的减少 ,不管大小都挖 ,药农上山采挖一天只能挖到几公斤鲜品 。在普洱的勐先乡和昭通的乔麦地乡、下关 、姚安县等产区的白芨均是一扫而光 ,资源破坏十分严重 ,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 。由于云南各县均有分布 ,产量大的地区破坏严重 ,产量小的地区情况稍好 ,但白芨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 ,大货难以组织 ,价格不断上扬也是情理中事 。
二 、白芨的用途拓宽 ,社会需求量增大 。白芨属野生三类药材 ,过去用量不大 。随着对白芨研究和开发利用 ,白芨被广泛应用于胃药投料以及工业用粘合剂 。白芨年产量在600~700吨 ,是多种中药的原料 ,如山东青岛的快胃片年需100多吨 ,单味白芨生产的“白芨颗粒冲剂”和口服液 ,疗效显著 ,上市后销路较好 ,年需2000吨以上 。另外 ,工业上用于染布的粘合剂 ,在卷烟生产中 ,卷烟的烟头就是用白芨作粘合剂 ,装裱字画的站合剂也是白芨制作的 ,因此 ,白芨的社会需求量很大 。
三 、白芨的社会库存薄弱 ,容易出现断挡局面 ,引起市场供应偏紧 ,造成价格上扬 。白芨除冬天外 ,一年四季均可采挖致使许多人不能囤积此货 ,且由于白芨属野生品种 ,分布广 ,货源少 ,采挖难并大 ,采挖人员正逐年减少 ,货源趋紧 。而前几年 ,由于医药部门资金紧张 ,忽视了白芨的收购工作 ,致使白芨的库存下降 ,碰上厂家需大货时 ,市场上往往无货可供 ,价格就必定上扬 ,有时市场上竞然出现“有价无货”的反常现象 。
四 、白芨由于近几年资源减少 ,价格上升,聚集了浓厚的人气 ,拉动了其价格的上升 ,如2000年和2001年 ,白芨的市价11元/公斤上升为2001年的14~15元/公斤 ;2016年市价上升为几百元每公斤 ,到目前为止白芨价格还在持续上扬 。白芨由于长期掠夺式的采挖和缺乏保护,白芨资源日趋减少 ,白芨的药用原料出现严重紧缺 ,现已列为中国30种稀缺濒危天然药物之一 。